│最近在做的事│
距離上次思考論文這件事情,已經相隔快一個月了。
四周的時間,做了些什麼事?回想一下…
辭掉九典的實習工作,加入127展覽的工作,做了花窗設計、數位祥雲設計、
廁所circle-packing設計,還有總算把部落格的整個架構給訂了下來。
其中花最多力氣的,應該算是部落格的建置。
花點時間說明一下整體blogger構架:
news:
新事件發佈處!目前規劃有"新事件發佈”與”演講系列影片”。
about:
說明關於這裡的點滴~
design_A+U:
關於淡江建研所的學習點滴,有Grasshopper心得、 數位設計心得與論文進度。
fooding:
美食集散區。保證讓你吃飽飽。
這裡面放有煮菜心得分享。擺脫建築之外的一點小興趣。
daily:
用照片來寫日記,普遍級,請安心享用!寫寫流水帳的地方。
portfolio:
旅人蕉的建築作品發表處,從作品來了解我吧!
writings:
旅人蕉的文字獄。寫寫字,寫寫文章。
photograph:
我不會攝影,拍照倒還行。放放照片,分享拍照心得。
bookmark:
好站連結~有建築師的網站、論壇跟好友連結。
這就是我部落格目前的架構。一有新東西,我就會放上去,跟大家分享。
│論文的思考│
上次提到”樓頂”這個場所。似乎有許多行為是可以在樓頂發生的。
無論是從書籍、電影、文學、藝術等等,個個方面,都有對於樓頂有所著墨。
這或許也是我對於這樣的場所所產生興趣吧!
這一陣子,想了一些跟樓頂有關係的事情,有些是文字,有些是行為,
有些是空間、有些是攝影、有些是活動!
但是總是無法聚焦,也沒辦法把這些是好好整理清楚。
我想應該是我方法不對,或者是時間未到。
對於做論文來說,出現這樣的狀態,個人感覺不太好,沒有"方法”可言。
所以,我又看了一些論文的目錄,看看一些架構性的東西。
我想,也許試著把架構擬一次看看,會不會有所幫助?
│架構模擬│
[研究動機]
1.從一場夢說起(夢境與解夢)。
2.樓頂宣言,我的主張。
3.一個電影場景。
4.喝咖啡、看夜景。
5.暗殺與狙擊者。
以上這些事情,似乎有許多關鍵的線索值得我們思考與討論。
這個部分主要說明我對於這個題目的興趣何在,表現的形式除了文字,
還有可能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。
[研究目的]
在樓頂空間,會發生什麼行為?
空間會因為行為而有所改變,還是行為會因空間而有所不同?
1.樓頂可進行行為之討論。
2.樓頂可產生空間之討論。
3.材料在樓頂會有什麼變化。
4.屋頂加蓋=違建?
5.複合式樓頂空間的可能性。
這部份說明論內容的主軸。
[相關書籍]
空間詩學、不思議的樓頂、東京製造…
這個部分,會把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放上去。
也許會以閱讀得到的觀點影響後續論文的發展。
[相關案例]
柯比意、藍天組、MVRDV、黃聲遠…
這個部分就是介紹案例,跟書籍一樣,會說說心得。
[觀察]
以類型學的來觀察樓頂。
以行為學來觀察樓頂。
以現象學來觀察樓頂。(是不是要講到現象學?)
這個章節希望能以理論的基礎來觀察樓頂這件事。
[關於樓頂的六六事件]
1.六種行為。
2.六種pattern。
3.六種材料。
4.六個空間。
5.六種構造。
6.六種自然(聲、光、風、水、熱、電)。
不曉得做6x6=36個小設計會不會太多?能不能畢業?
[結論]
樓頂空間模式是不是有一定規則可循?在現行法令的限制之下,
我們能有什麼樣子的態度來面對與因應?
又如果規則可以被改變,是否我們能創造一套可循的新規則,
在講求安全、合理與永續的前提之下。
這個部份也許是提出對於突破法定規章下,依據前面做的小設計,
整理出一套適合於屬於這塊土地的新樓頂宣言。(如果能做得到的話。)
[參考文獻]
[附錄]
以上,大致上提了一個架構的概念。
剛剛重讀了一次,感覺好像有點東西,又好像空空的。
我想如果方向可以,範圍也是能力許可內,我就會這樣做下去了吧!
其實內心還是希望可以用數位工具來協助論文的發展。
要用在哪裡?怎麼用?
我想”它”(數位工具)自然會有他的出路,只是時間問題而以。
│關於小書│
這部份雖然來不及做,但是還是得要交代一下想要做的架構。
1.前言=一段文字
2.目錄
3.6篇樓頂小故事
4.6張樓頂照片
5.6張樓頂海報
6.6種樓頂美食
7.6個建築師
8.6個樓頂建築
9.6部電影(與樓頂有關)
10.6首適合在樓頂聽的音樂
11.6種樓頂構造
12.6種樓頂型式
13.6種綠樓頂的手法
14.樓頂的活動=曬衣、偷情、告白、躲債、看夜景、監視、狙擊、看煙火、
烤肉、日光浴、調整電視天線、看書、種菜…
15.樓頂的運動=籃球場、網球、高爾夫球、游泳、極限運動…
16.樓頂的避難=等待救援(避難小屋)、直升機、避雷針、滅火器、水箱…
十六個項目,這本書應該會很厚。
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